Rhapsido 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安慰剂反应(24 周完全缓解率 16%-20%),已成为临床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2025 年《Allergy》杂志的研究提醒,需警惕三大误区,科学判读药物真实疗效。

误区一:将症状波动误判为药物无效。CSU 自然病程存在显著波动,安慰剂组部分缓解率高达 11%-35%,可能与疾病自发缓解相关。临床需结合 UAS7 评分动态监测,若用药 8 周后评分较基线下降≥50%,即提示药物起效,而非追求立即完全缓解。
误区二:忽视背景用药的干扰。试验中安慰剂组患者均接受标准抗组胺药治疗,其基础疗效可能被误读为安慰剂效应。实际应用中需在维持背景抗组胺药的基础上加用 Rhapsido,避免因停用基础药物导致症状反弹。
误区三:低估 “关怀增益” 的影响。注射类药物因定期随访产生的医患互动,可增强患者信心进而改善疗效。Rhapsido 作为口服药,需通过结构化随访(如每周电话评估)模拟类似支持体系,将安慰剂效应转化为治疗助力,而非单纯依赖药物本身。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