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领域,复发或难治性(RR)病例一直是临床挑战的重点。近年来,靶向 CD19 的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 - T)疗法,如 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 - cel)和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 - cel),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且安全性可耐受。然而,在真实世界环境中,对这两种疗法的直接比较研究却相对匮乏。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一项基于 TRInetX 全球研究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应运而生。该数据库涵盖了来自 89 个医疗机构的去识别化患者信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研究人员精心创建了两个队列:队列 1 纳入接受 axi - cel 治疗的 RR DLBCL 患者,队列 2 则为接受 liso - cel 治疗的患者。最终,共有 1279 例复发 DLBCL 患者纳入分析,其中 axi - cel 组 1052 例,liso - cel 组 227 例。为了确保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研究人员运用了倾向评分匹配方法,经过匹配后,每组各有 179 例患者。
研究的主要关注结局指标为总生存期(OS),同时,次要结局指标也十分丰富,包括复发率、axi - cel 或 liso - cel 给药后 30 天内血细胞减少发生率(定义为血小板<50 x 10³/µl、血红蛋白<8 g/dl、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500/µl)、感染风险、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以及后续双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疗法(BiTE)的使用情况。研究对这些结局指标的监测时间跨度为从 axi - cel 或 liso - cel 给药后的第 1 天至 3 年。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了关联度量、事件数量统计以及 Kaplan - Meier 生存估计等,并通过 t 检验统计量来评估两组队列之间的差异。
从患者的种族特征来看,两个队列中的患者均以白种人为主,axi - cel 组占比 85.5%,liso - cel 组占比 87.7%。在关键的 OS 指标上,无论是未经匹配的原始数据分析,还是经过倾向评分匹配后的分析结果,均显示两组队列之间的 OS 概率无显著差异。倾向评分匹配后,axi - cel 组的中位 OS 为 329 天,liso - cel 组为 420 天(风险比 [HR] = 1.278,95% 置信区间 [CI]:0.934 - 1.750;P = 0.121)。在复发率方面,倾向评分匹配后,axi - cel 组和 liso - cel 组的复发率分别为 27.9%(n = 50)和 22.9%(n = 41),P = 0.275,同样未观察到显著差异。此外,在血细胞减少发生率和感染风险方面,两组之间也未呈现出明显差异。在 CRS 的分析中,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的所有级别 CRS 发生率无显著差异,axi - cel 组为 49.7%,liso - cel 组为 41.3%(P = 0.111),且≥3 级 CRS 发生率在两组中也相近,均约为 5.6%。
综上所述,这项在真实世界环境下开展的研究表明,对于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Axicabtagene Ciloleucel 和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在总生存期、复发率、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感染风险以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多个关键疗效和安全性指标上,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在选择这两种 CAR - T 疗法时提供了重要的真实世界参考依据,有助于更加精准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推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