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Kerendia 与老年 DKD 患者 —— 用药安全与疗效平衡的实践指南

        2025-09-11 09:09              


      老年患者是 2 型糖尿病相关肾病(DKD)的高发群体,据临床数据显示,65 岁以上 2 型糖尿病患者中,DKD 患病率超过 50%。这类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等多种基础疾病,用药种类多、生理机能减退,使用 Kerendia(非奈利酮)时,需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重点关注用药安全,实现疗效与风险的平衡。​

       老年患者使用 Kerendia 的核心风险点在于高钾血症与肾功能波动。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肾小管排钾能力逐渐下降,且常同时使用 ACEI/ARB 类降压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升高血钾的药物,导致高钾血症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老年患者肾功能存在生理性减退,eGFR 多处于 25-60 mL/min/1.73m² 区间,用药后可能出现 eGFR 短暂波动,需密切监测以区分 “药物适应性变化” 与 “疾病进展”。​
      针对这些特点,老年患者使用 Kerendia 需遵循 “低起始、密监测、慢调整” 原则。首先,起始剂量应严格依据 eGFR 设定:eGFR 25-60 mL/min/1.73m² 者,必须从 10mg / 日开始,禁止直接使用 20mg / 日;即使 eGFR≥60 mL/min/1.73m²,若患者年龄超过 75 岁或合并 3 种以上基础疾病,也建议从 10mg / 日起始,观察 1-2 周无不良反应后再考虑增至 20mg / 日。其次,血钾监测频率需显著高于普通患者:用药前、用药后 1 周、2 周、4 周各检测 1 次血钾,稳定后每 4-6 周复查 1 次;若期间出现腹泻、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需立即检测血钾,避免电解质紊乱诱发高钾血症。​
      在肾功能监测方面,老年患者需每 3 个月检测 1 次 eGFR 和尿白蛋白 / 肌酐比值(UACR)。若用药后 eGFR 出现短暂下降(幅度<10%),且 UACR 持续降低,多为药物引起的肾脏血流动力学调整,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停药;若 eGFR 下降幅度超过 15%,或 UACR 反而升高,需排查是否存在脱水、低血压、肾毒性药物使用等诱因,必要时暂停 Kerendia 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老年患者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临床中,老年 DKD 患者常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虽无证据表明这些药物与 Kerendia 存在直接有害相互作用,但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若同时使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需立即停用或更换为其他类型利尿剂,避免血钾叠加升高。饮食管理也至关重要,建议老年患者每日钾摄入量控制在 2000-2500mg,减少香蕉、橙子、土豆、紫菜等高钾食物摄入,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 1500-2000mL,促进钾离子排泄。​
      实践表明,只要遵循个体化用药方案,老年 DKD 患者完全能从 Kerendia 治疗中获益。某临床研究显示,65-74 岁老年患者使用 Kerendia 后,肾功能衰竭风险降低 17%,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 1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轻患者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科学管理下的 Kerendia 治疗,能为老年 DKD 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