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 5 亿人的背景下,临床对 “强效、安全、便捷” 降糖药物的需求日益迫切。GLP-1 受体激动剂(GLP-1 RA)虽凭借降糖与减重双重功效成为治疗新标杆,但传统注射剂型和部分口服药物的疗效局限,仍制约着患者依从性。2023 年以来,新型口服 GLP-1 RA 药物 orforglipron 的多项 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其在降糖、减重效果上显著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为 T2DM 治疗带来突破性选择。
一、研发突破:解决口服 GLP-1 药物的吸收难题
GLP-1 类药物口服给药曾面临两大瓶颈:一是易被胃肠道蛋白酶降解,生物利用度极低;二是肠道吸收效率差,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此前口服司美格鲁肽通过联用 SNAC(钠基吸收促进剂)解决部分问题,但生物利用度仍不足 1%。
orforglipron 则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实现突破:其采用 “大环肽结构” 设计,增强对胃肠道蛋白酶的抵抗力,同时无需依赖 SNAC 即可被肠道高效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提升至 3%-5%,半衰期延长至 49 小时。这一特性使其能实现每日一次口服给药,且血药浓度稳定,避免了注射剂需频繁给药或因吸收波动导致的血糖波动问题,极大提升了患者用药便利性。
二、临床数据:降糖与减重效果双超口服司美格鲁肽
在针对 T2DM 患者的关键 III 期临床试验(NCT05184712 和 NCT05203433)中,orforglipron 展现出远超口服司美格鲁肽的治疗优势,且数据覆盖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群体。
1. 初治或二甲双胍控制不佳患者:强效降糖达标
对于未使用过 GLP-1 药物、仅靠饮食运动或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患者(基线 HbA1c 8.5%-9.0%),每日口服 orforglipron 12mg 治疗 26 周后: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降低 2.1%,显著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14mg 组的 1.6%;
82% 的患者 HbA1c 降至 7.0% 以下(糖尿病治疗核心目标),较口服司美格鲁肽组高 17 个百分点;
空腹血糖平均下降 2.3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下降 4.1mmol/L,均优于对照组。
2. 合并超重 / 肥胖患者:减重效果突出
T2DM 患者中约 70% 合并超重或肥胖,体重控制对改善胰岛素抵抗至关重要。临床数据显示:
orforglipron 组患者治疗 26 周后体重平均下降 7.5kg,较口服司美格鲁肽组(5.2kg)多下降 2.3kg;
40% 的患者体重下降超 10%,21% 的患者体重下降超 15%,而口服司美格鲁肽组这两项比例分别为 22% 和 9%;
体重下降同时伴随腰围缩小(平均减少 6.8cm)、血压降低(收缩压平均降 5.2mmHg),代谢指标全面改善。
三、安全性与适用人群:平衡疗效与耐受性
尽管疗效显著,orforglipron 的安全性与口服司美格鲁肽相当,未出现新的安全性风险:
主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胃肠道反应(恶心发生率 21%、腹泻 18%、食欲下降 15%),与口服司美格鲁肽组(恶心 20%、腹泻 17%)接近,且多数患者在治疗 4-8 周后症状缓解;
低血糖风险极低,单独使用时低血糖发生率 < 3%,与二甲双胍联用时 < 5%,无严重低血糖事件报告;
对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适用人群更广泛。
从临床定位来看,orforglipron 尤其适合三类 T2DM 患者:一是需强效降糖但对注射剂有抵触的患者;二是合并超重 / 肥胖、需同时控制体重的患者;三是老年患者或合并轻度肝肾功能不全、需安全用药的患者。
(责任编辑:编辑露露)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