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Plozasiran 的不良反应与科学应对策略

        2025-11-04 09:27              


        尽管 Plozasiran 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但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了解常见不良反应类型,掌握科学的应对策略,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顺利完成治疗的关键。​

       输液反应是 Plozasiran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 12%,多在给药过程中或给药后 1 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发热(体温 37.5-38.5℃)、头痛、乏力、恶心,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寒战。应对这类反应,核心在于 “预防 + 及时处理”:给药前 30 分钟常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成人 650mg 口服)和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 10mg),可使输液反应发生率降低 60%;若给药过程中出现轻度反应,可减慢输液速度(从 30 分钟延长至 60 分钟),继续观察;若出现中度反应(如体温>38.5℃、严重头痛),需暂停给药,给予布洛芬退热、静脉补液,待症状缓解后再评估是否继续给药;重度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极为罕见,一旦发生需立即停药,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处理,并永久停用药物。​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发生率 8%)、肌肉疼痛(发生率 5%)和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发生率 3%)。疲劳症状多为一过性,患者通过休息、适度运动(如每日散步 20 分钟)即可缓解,无需调整剂量;肌肉疼痛可通过局部热敷、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改善,通常 1-2 周内消失;肝功能指标异常(ALT、AST 轻度升高)多为暂时性,无需停药,定期监测即可,若指标超过正常上限 3 倍,需暂停给药,待恢复正常后再减半剂量使用。​
       罕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发生率<1%),表现为全身皮疹、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一旦出现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为降低风险,首次给药后需观察患者 30 分钟,确认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医院;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笔),并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科学应对不良反应,能让患者在获得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用药安全。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

祺昌医药有限公司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