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Kygevvi 安全性良好,但临床应用中仍需针对其常见不良反应建立 “预防 - 监测 - 干预” 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尤其在儿科患者中,需平衡疗效与耐受性,确保治疗可持续性。

胃肠道不良反应防控:腹泻、腹痛、呕吐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在治疗初期(1-4 周)出现,与药物对肠道黏膜的轻微刺激相关。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循 “与食物同服” 原则,避免空腹给药;分 3 次均匀给药,每次间隔 6 小时,减少单次药物浓度过高的刺激;婴幼儿患者可将调配好的溶液与母乳或配方奶混合服用。干预策略:轻度反应(每日腹泻 1-2 次、呕吐 1 次)无需调整剂量,加强补液即可;中度反应(每日腹泻 3-4 次、呕吐 2-3 次)需暂停剂量递增,维持当前剂量并给予止泻、止吐药物;重度反应(持续腹泻 > 4 次 / 日、呕吐 > 3 次 / 日或伴脱水)需暂时停药,待症状缓解后从半剂量重新启动。
肝肾功能监测与干预:ALT、AST 升高是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提示潜在肝损伤风险。防控关键:治疗前检测基线肝功能(ALT、AST、总胆红素),治疗后每 3 个月复查一次,成人患者每年全面评估肝肾功能。若出现 ALT/AST 轻度升高(<3×ULN),继续治疗并密切监测;中度升高(3-5×ULN)需降低剂量 50%;重度升高(>5×ULN)或出现黄疸症状,立即停药并就医评估。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避免脱水导致肾功能恶化。
特殊人群安全管理:孕妇用药数据有限,仅在获益大于风险时谨慎使用,治疗期间需加强胎儿监测;哺乳期女性用药期间需暂停哺乳;对 Kygevvi 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合并其他线粒体疾病或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治疗前进行多学科评估,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