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azyva 上市之前,利妥昔单抗作为 I 型抗 CD20 单抗的代表,长期占据 B 细胞恶性肿瘤治疗的核心地位,但仍存在 “部分患者耐药、高危人群疗效有限、CR 率偏低” 等痛点。Gazyva 的出现,通过 “作用机制、疗效表现、适用人群、安全性” 四大维度的全面升级,实现了 B 细胞恶性肿瘤治疗的质的飞跃。

从作用机制来看,利妥昔单抗以 CDC 为主要杀伤途径,依赖补体系统激活,易受肿瘤微环境和 CD20 表达水平影响,对 CD20 低表达或变异型肿瘤效果有限;而 Gazyva 以强效 ADCC 和直接诱导凋亡为核心机制,ADCC 活性是利妥昔单抗的 5-10 倍,且无需依赖补体,即使 CD20 低表达(阳性率 < 50%)仍能高效杀伤肿瘤细胞,从根源上克服了部分耐药机制。此外,Gazyva 能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或免疫微环境抑制明显的肿瘤仍能发挥作用,这是利妥昔单抗无法实现的优势。
疗效表现方面,Gazyva 在关键疗效指标上全面超越利妥昔单抗:在初治 CLL 中,中位 PFS 从 14.9 个月延长至 26.7 个月,CR 率从 7.3% 提升至 19.2%;在初治 FL 中,3 年 PFS 率从 73.3% 提升至 80.0%,维持治疗阶段 CR 率进一步提升至 69.2%;在复发难治 FL 中,中位 PFS 延长 1 倍以上。尤其对于高危患者(如 CLL 伴 17p 缺失、DLBCL ABC 亚型),Gazyva 的疗效优势更为显著,而利妥昔单抗在这类人群中往往疗效不佳。此外,Gazyva 的缓解深度更高,CR 率提升意味着更多患者有望达到治愈标准,长期生存获益更显著。
适用人群方面,利妥昔单抗虽覆盖多种 B 细胞恶性肿瘤,但对 CD20 低表达、复发难治、高危遗传学特征(如 17p 缺失、MYD88 突变)的患者疗效有限;而 Gazyva 的适用人群更广泛:不仅适用于初治患者,更成为复发难治患者的优选方案;无论 CD20 表达水平高低、是否存在高危遗传学特征,均能显著获益;同时覆盖 FL 维持治疗场景,实现 “诱导治疗 + 维持治疗” 全周期管理,这是利妥昔单抗在 FL 维持治疗中未被充分验证的价值。
安全性方面,两者的不良反应谱相似,但 Gazyva 的输注反应发生率(40%)略低于利妥昔单抗(45%),且严重输注反应(3 级及以上)发生率更低(2.5% vs 4.1%),这得益于其 CDC 活性的优化,减少了补体过度激活导致的炎症反应。在血液学毒性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但 Gazyva 联合化疗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速度更快,患者感染风险更低。长期安全性数据显示,两者均无明显迟发性毒性,但 Gazyva 在老年患者(≥70 岁)中的耐受性更优,剂量调整率更低,适合老年高危人群的治疗。
(责任编辑:香港祺昌医药公司)
联系祺昌
24小时服务热线:(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